樊政文,好“管家”

记洪湖市法院办公室主任樊政文

2012-03-09 15:16
来源: 研究室
浏览: 2448作者: 陈群安 易绍政

樊政文,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业绩诠释着一名法院行政管理干部淳朴本色,用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洪湖法院干警和家属的尊重和称赞,是大家公认的好“管家”。他多次被荆州、洪湖市评为先进工作者,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 2011年被评为全国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精于管理——厉行节约

凡到过洪湖法院的人都说:法院的管理是一流的,这一赞美的背后,倾注了樊政文不少的心血和汗水。

2006年前,洪湖法院车辆实行分散管理,车辆的使用效率低,经费使用漏洞大,公车私用、乱停乱放、违章驾驶等现象时有发生,干警意见很大,院党组决定由办公室牵头进行车辆管理改革。樊政文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全院干警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管理、统一调派、定向服务、有偿使用的管理模式。全院车辆和驾驶员由办公室统一管理;部门用车由办公室统一调派;按行驶里程和用车时间收费并按月结账,全院车辆在指定加油站、修理厂加油和维修;对服务热情周到、油耗和维修费用低、安全行车的驾驶员按公里数给予奖励。因为车辆改革触动了一些领导的切身利益,当时阻力很大,矛盾都集中在樊政文身上,一些好心人劝他不要出这个风头。他说:我落实的是党组的决心,再大的困难我也要走下去。实践证明,这一改革非常成功,与往年相比,每年少支出12万多元。6年来没有增加车辆,公务用车随叫随到,驾驶员责任心增强,积极性高涨。

在理财上,他喜欢算小帐、算细帐,法院的办公用品、文印纸张,历来是一项大的开支项目。他上任后,跑遍了城区内所有的文具店,摸清了行情,最后实行议标、定点采购。现在每月的办公经费都有节余。以前,办公室楼道照明装的都是40w白炽炮,全部换成3w的节能灯,每月至少节约600度电,而且亮度大,现在整个办公区都换成了节能灯。平时营院维修买把锁、买块砖,他宁可多跑几趟,反复比质量比价格。

今年7月,樊政文发现全院的用水量突然增多,他到自来水公司要求勘测和维修。自来水公司提出收5000元勘测费、 3000元维修费。为了节约开支,他带着办公室人员就乘着夜深人静,关掉总水闸,按照管道图趴在地上听水流声。经过4个晚上的检测和排查,终于发现了可能漏水的地方,砸开水泥板和路面后,果然发现水管破裂,立即进行了抢修。工程完工时仅花了2000多元。

任劳任怨——提供保障

樊政文原先是戴家场法庭庭长。这个2002年才成立的法庭,当时只有3名干警,仅有两张摇摇晃晃的办公桌,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经费,他回家与妻子商量,把家中仅有的6000元拿来作为“开办费”,没有交通工具,他把妻子的摩托车借来供办案使用。他带领干警边办案边搞建设,法庭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他所在的法庭连续3年被荆州中院评为模范法庭,他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并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荣获全省法院“调解能手”称号。

2005年,樊政文被调到法院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人多事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法院的正常运转。他坚持做到心想到、嘴讲到、腿跑到、手做到。应该做的事,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做;应该说的话,他总是反反复复讲,一次又一次地检查;应该去的地方,他总要亲临现场;自己能做的事,他总是不遗余力。

樊政文是院里的大忙人,笔记本、毛巾是他平时必带的物品,毛巾用来擦汗,在他的笔记本里记载的都是人们不经意的小事。自从当了办公室主任后,他就没有完整休过一个节假日。平时他有事没事都要到办公楼转转,检查水电控管情况,看看门窗是否关好。每天他总是提前半小时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每天都要将办公楼逐层巡视一遍。现在如果要问办公楼的上下水路、电路走向他最清楚,对配电、供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他了如指掌,院里所有车辆状况他都成竹在胸,而且法院家属区的供水供电他也不乏了解,一些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一名物业管理员。

去年,院决定开办机关食堂,解决干警的工作午餐。为了把好事办好,他跑遍市直机关所有食堂,并到周边兄弟法院取经,经过对比,决定采取对外承包经营的方式。为了让干警吃好,他亲自到菜场了解行情,与厨师一起定菜普,调剂伙食,保证每天按五元标准三菜一汤,每周不重样,即经济又实惠,而且服务周到,安全卫生。院里的一切接待均在食堂进行,每年还为院节约10余万元的招待费,同时还杜绝了不廉不洁问题。

无怨无悔——甘于清贫

   樊政文说:这些年在法院我虽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家里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和父亲,上愧对母亲,下愧对子女。

2006年6月,母亲感到身体不适,要他陪伴到武汉检查,当时樊政文正在为修建执行大楼跑规划、跑国债资金,因时间紧把母亲看病的事给耽误了,后来,母亲在亲友的陪伴下到武汉就医,医院诊断是肝癌晚期,三个月后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这在樊政文心中留下的是永久的愧疚。

2007年,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女儿要樊政文帮助填志愿,因为工作忙,直到最后一天下午,他才匆忙帮女儿填了一个志愿,事后女儿很不满意,委委屈屈地去上了大学。现在一想起这两件事,樊政文就感到心痛,妻子的怨,女儿的恨只能埋藏心里。

樊政文当主任以来,洪湖法院兴建了审判大楼、执行大楼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两个人民法庭办公楼,进行了刑事审判庭维修、法院大门改建、干警食堂重建等工作,建起了网络中心,还添置、更换了8辆警车,增购了59台电脑,绿化了近3000的两处庭园。这些工程和物品采购价值总共有1000余万元,他的一些朋友为了能拿到工程没少动心思,但都吃了闭门羹。

一次他的同学宋某约他出来聚一下,席间宋同学提出想搞点工程,樊政文说,聚会不谈工程,你真想做就通过正常程序竞标。第二天晚上回到家,妻子对他说,宋同学来过,还给你带来了一包东西。樊政文打开一看是一包钱。他二话没说,连忙找到宋同学说:你再这样,不但拿不到工程,我们朋友都不做了。

办公室管钱、管物、管车,他从不沾公家便宜。去年9月,他用院里的车送女儿到武汉上学,回来后就按公里数到财务室交了300元钱。

    “把满意带走,把意见留下”是樊政文对自己和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基层法庭的同志来院办事,他总是亲自接待,安排人员将进餐券送到法庭干警手中,提前通知食堂准备好可口的饭菜。老干部或干警家属生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慰问,跑前跑后。门坏了、停电了、需要用车了,只要打个电话,樊政文一定会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今年3月,干警赵生勤在荆州开会,晚上10点钟,妻子打电话说家里水管爆了,满屋都是水,当时外面下大雨。赵生勤非常着急,给樊政文打了个电话,樊政文说:你安心开会,家里的事我帮你处理。他亲自带着水电工,把水管修好后,又帮着赵生勤的家人把家里收拾干净。事后赵生勤说:当时我是试探性地给樊主任打的电话,没想到这个大主任还亲自上门,真是让人感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樊政文扎扎实实办事,用心关爱他人,赢得了法院干警和家属的广泛赞誉,连续4年民主评议,他的优秀得票都是第一。(转载湖北法院网)